34. “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期刊社党支部探访黄陂抗战第一村

发布者:admin4发布时间:2016-12-09浏览次数:26

 十一月十三日,我们去往“武汉抗战第一村”黄陂姚家山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是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一部分。

    姚家山为黄陂北部门户,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它是历史上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战略要地;属于大别山脉系列,北接大悟山,西与孝昌县毗邻。1940年,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进驻姚家山,与前期到达姚家山地区的边区党委负责人陈少敏会合,开始在姚家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创立了被誉为“武汉抗战第一村”之称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既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及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所在地,又是新四军第五师1941年前后三次东进时的军事指挥中心,也是新五师鄂豫边区指挥中心的重要后方基地和重要活动发生地。这里留下了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光辉的足迹,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

    从新四军旧址上的图片和遗物中,我们感受到在那过去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坚持在武汉外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组建立拥有1.6万人的正规军和10余万人的民兵武装力量。老一辈革命家们依托姚家山和大别山的地势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战斗,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四军第五师的历史陈列馆,我们参观了大型浮雕群英图,通过蜡像和全景展示,了解了抗战的艰苦过程,生动逼真,给我们再现了当年新五师光辉战斗的历程,仿佛把大家带回到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以伤亡超三千五百万的代价换来的。革命前辈救亡图存、共赴国难的民族品格,广大军民携手奋勇抗战的民族气概,正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铭记“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就是要自觉传承革命先烈穷其生命而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就是要牢记“终极目标”,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