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发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为署名作者,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何平副教授为通信作者,题目为《油菜 EMS诱变群体萌发期耐盐突变体筛选与鉴定》的论文。这是本刊首次刊发院士团队论文,也是我刊新设特色专栏“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栏目主持人:曾长立教授、万何平副教授)的特约专稿论文。该论文的刊发不仅彰显了我刊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更为“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特色专栏奠定了高水准的学术基调。此专栏旨在聚焦汉江流域独特的生物资源,深入挖掘其保护与利用的潜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傅廷栋院士团队的这篇论文,以其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为专栏树立了标杆,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参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盐碱地改良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其耐盐碱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傅廷栋院士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油菜团队,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江汉大学万何平副教授课题组与华中农大团队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油菜耐盐碱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等课题任务,已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联合制定农业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各1项,并申报5项发明专利。本次刊发的特约论文,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傅廷栋院士做客“江汉大讲坛”
近年来,《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办刊宗旨上重点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依托学校现有学术资源平台开设了“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精细爆破”“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研究”“豆类植物研究”等一批特色栏目。同时,本刊在主办单位江汉大学及期刊社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优化审编校流程,打造精品栏目,刊物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明显提升。后期将继续致力于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出版原则,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融合出版的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学校理工农医学科和各级科研平台建设的能力,为江汉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