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仪式暨《群像之魅》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8年9月22日,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的专项工程之一,由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仪式暨《群像之魅:“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采薇阁举行。龙协涛、唐晓渡、臧棣、姜涛、西渡、张洁宇、敬文东、张桃洲、万冲、张光昕、张凯成、钱文亮、陈太胜、李润霞、颜炼军、李海英、余旸、黑丰、范雪、李文钢、杨小滨、盛艳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作家出版社、北京文艺杂志社、台湾政治大学的专家、学者和诗人以及主办方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仪式。
颁奖仪式由江汉大学期刊社社长朱现平主持;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代表江汉大学为颁奖仪式致辞,并对三位获奖者表示热忱祝贺;首都师范大学张桃洲教授、《江汉学术》编辑部刘洁岷编审作为“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张凯成博士作为青年作者代表发言。
颁奖嘉宾龙协涛、唐晓渡、敬文东、姜涛、西渡、钱文亮分别将奖杯、证书和奖金颁发给了美国新泽西学院米家路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杨小滨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盛艳副教授等三位第三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得主。
目前《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作为教育部名栏及其发颁发的大奖在现当代诗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除刊发中国中国内地和台港澳顶尖学者的优质诗学论文外,海外如英、美、德、日、斯洛伐克、新加坡等国的诗学学者纷纷向该栏目投寄稿件并刊发。杨小滨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台湾诗学学者,米家路博士目前系美国新泽西学院中文及亚洲研究学部主任,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海外诗学学者。
“您的每一封信我都留着!”大奖得主杨小滨教授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现代诗人,他激情洋溢地回顾了与诗学栏目的学术交往情谊,他引用了这样一句略有煽情的诗句描述了对栏目所在期刊的珍视,也表达了这样一个因热爱而聚集的学术共同体共同的心声。
当天下午,与会学者对诗学栏目精粹《群像之魅:“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与会者认为该书“搭建起了追索新诗诗学真意的最可靠路径”“在中国现当代汉诗研究领域中,极具指标性意义”。另外,专家们对“诗歌的公共性与诗人的社会身份”进行了专题探讨。
《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是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的三批数十家学术期刊中唯一的新诗诗学研究类栏目,“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也是海内外首创的汉语新诗诗学研究类专项大奖,其学术性、开放性、引领性和公益性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誊。
(期刊社 倪贝贝)